::: 目前位置:文宣出版 > 露萌季刊

露萌季刊

《露萌》192期-2017年9月

成為生命的橋樑

文/家庭服務組社工 劉怡君

              我擔任天主教福利會家服組社工就要滿五年,時光飛逝,自己很難想像居然已經陪伴過許多的家庭走了一段出養的歷程,期間經歷過陪伴生母待產、生產,做出留養決定、與孩子間的分離、提供收養後的追蹤報告並關懷原生家庭,甚至是尋根。

                 我越來越能感受到,收出養沒有結案的一天,原生家庭的思念、痛苦仍然需要被照顧。有的時候,我需要協助他們抒發情緒;有的時候,自己能做的只有傾聽。在福利會工作,讓我感到最幸福的莫過於在壓力沉重時,總能見到孩子們美麗的笑容,聽到他們開懷的笑聲,那瞬間,讓自己感受到服務的美好。

              原生家庭的出養原因和背景都不盡相同,可能因經濟問題、沒有照顧人力、支持系統不足等等因素而無法將孩子留在身邊,然而,每個家庭愛孩子的心卻是一樣的。
               在家庭服務的工作中,自我覺察和真誠是兩項重要的「技能」,當我學會善用這兩樣技能後,才能讓自己更自在地和個案相處。剛來福利會工作的頭兩年,面對原生家庭做出、留養決定的過程和後續與孩子的分離,我總顯得無所適從。有的時候即便回到家,內心仍會想到並模擬著該如何協助原生家庭和孩子間做分離準備,那份不安,之後自己想來除了心疼這些自己服務的對象(原生家庭和孩子)以外,當時的我也沒準備好回應與承接原生家庭給自己的複雜情緒,並將這些情緒和任務安頓好。
              我在福利會服務的第一個出養的孩子,是一個生母失聯,由政府監護的男孩,孩子出養到國外的三、四年間,我仍沒有生母的任何訊息。在出養的過程中,我總覺得自己也扮演著一部份原生家庭的角色,然而即便每一年的生日都寄給孩子一張生日卡片,讓他知道台灣仍有人關心著他,但生母對孩子的重要性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讓我覺得遺憾的是,沒辦法讓被出養的孩子能有機會認識自己的原生家庭。
              之後的幾年,經過與原生家庭以及年紀稍長的孩子互動,以及參與尋根的工作,我更確認並理解原生家庭對孩子而言的不可替代,只要是有機會在孩子準備出養的過程中能多留下些回憶和資訊都是珍貴的,也能讓彼此減少了遺憾,甚至是愧疚。
            「我害怕你的消息,不經意被誰提起;我害怕某條街道,有你留下的記號。」這是一段我最近常聽的一首歌的歌詞,仿佛也在訴說著原生家庭的心境。
               每當遇到孩子們的出養,無論是到國內的收養家庭,或是去到國外的家庭,雖然我的內心總有不捨,但自己也更期待他們能有機會擁抱不同的生活。對原生家庭而言,雖然也是帶著祝福與愛而選擇出養孩子,心中同時存在著不捨和痛苦,即便再想念孩子,卻往往迴避著曾經的回憶,害怕著不小心碰觸了,所有的思念都會像潮水般湧入自己的心,卻無力消化他們,但即便怎麼的躲藏,想念仍然深根於心裡。
              深刻地感受到透過與原生家庭的互動,也從他們身上懂得了更多愛的面貌,學習著如何為他們整理這些生命中重要的事物和發展出的情感,學習怎麼面對自己的感受,和原生家庭、孩子工作的美或許就在於自己能跟著他們一起成長吧!
              「忽遠忽近,我們的距離有時如膠似漆,有時相隔天與地。」收養家庭、原生家庭和孩子間的距離是如此的微妙,彼此的心好像很靠近,但實質的生活又相隔遙遠。收出養的服務,為自己的理解是兩個家庭間的愛的連結,也像是座橋梁,為人們建立起不同的可能性,讓生命都有新的開始,當我透過理解跟原生家庭、孩子相處的時候,彼此的心能更靠近。
                謝謝我曾陪伴過以及正在陪伴的原生家庭,讓我理解愛的樣子,學習面對自己的心;謝謝我曾陪伴過以及正在陪伴的孩子們,讓我看見生命的可愛,教會我發現真實的美好。

第 2 頁 第 3 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