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約納家園兒少組社工 李喻萱 

                來約納家園的第一個月,我經常在小家(照顧單位)與孩子建立關係,一方面也藉由相處去觀察孩子的生活作息、性格、行為及情緒。可能因為我是新進的人員,小孩總會挑其他照顧者不在的時間,做出違反規範的行為,並將行為合理化。

                記得自己剛進來時,常被孩子的各種理由說服,後來有機會能單獨協助照顧孩子時,才開始清楚每個人的行為模式,再藉由聆聽其他照顧者的意見、閱讀書籍,嘗試以各種不同的應對方法後,我體會到,對於小孩來說,原則明確、堅持、一再強調,便能讓他們明白哪些事是該遵守的規範。

               在小家照顧孩子時,我碰到的瓶頸便是「管教議題」與「如何界定自己的社工角色」。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個小孩,時常讓我的情緒不小心被他牽著走、被他的話影響,所以我剛開始被他騙過很多次。後來逐漸熟悉他的個性後,也了解到他因應問題的方法及情緒,只要不順著他的意便會大聲說話、罵人。

              有一次因午餐時間不順他意,他便情緒激動地作勢拿桿子要打人,我當下不斷思考要如何讓他緩和情緒、不影響到其他小孩;但一方面又很欣慰的是,看他的表情很明顯是不會真的動手打人,這也代表他其實是懂得社會規範,能控制自己傷人的行為。當下我能做的就是同理他、聽他抱怨不滿的地方,緩和他的情緒後,告訴他打人後須承擔的後果是甚麼,鼓勵他能以進房間大吼、打沙包出氣的方式來發洩情緒,而不是以打人這種會讓自己後悔的行為。

               但這件事處理完後,自己還是很內疚:「會不會是因為自己的一些話激怒到了他...」也很難過沒能好好處理衝突,才造成小孩產生更強烈的情緒。不過也因為這件事,讓我能好好去思考、尋找處理衝突這件事的因應方法。

                我發現每位小孩雖然都有自己的議題存在,但其實他們身上還是有很多優點,例如:主動接觸人、表達想法、向他人表現才能…,這些都是我在他們這個年紀時所缺乏的。雖然有時他們呈現出來的行為未必是好的,但整體來看,這也代表小孩是能融入外面環境的,能夠去表達自己才不會封閉自己,且勇於將才能表現出來,能讓孩子對自己更有自信。

              社工需要很清楚每位小孩的性格,並與照顧者合作討論小孩近期發生的問題,去做評估及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目前的我能做到的是了解他們的個性及行為模式,及小孩發生問題後盡可能思考各種可能造成的原因,雖然還無法直接去聯想到會有這樣的行為是甚麼原因造成、準確判斷出現行為的原因,但期許自己能在工作過程中將獲得的經驗累積,達到清楚評估行為的能力。

                 我覺得這份工作的挑戰在於建立關係及行為觀察,但這也是最有趣的部份,透過每次壓力的發生,觀察每個小孩對事情的反應、了解孩子的性格,並找出適合與他們的溝通方式,且在與小孩的相處中,雖然他們仍持續出現試探我的行為,但我也感覺得出來,小孩對於我所說的話,比起我剛開始進來工作時,態度上有明顯改變。

              另外,我也體會到會談時會碰到的挑戰,如:要不斷去幫小孩澄清觀念、適時教導、引導小孩說出其他想法、拉回注意力、避免被孩子轉移焦點,但同時也很開心在每次的會談中小孩都是有去想的、也願意開口跟我談,讓我看見了孩子的進步。

               雖然現在孩子仍不斷有違規行為,但至少欺騙的行為有減少;在管教時小孩仍會覺得厭煩,但多少能將我的話聽進去一些,這些微小的改變對我來說都是工作時獲得的最大滿足,也希望自己能持續在這份工作中成長,從目前的學習階段、聽取他人意見,到最後能獨立、正確地做出判斷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