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更勇敢!

國內收養組長(前兒少組長) 邱煥真

 

邱煥真有個讓人感覺可愛又容易親近的綽號叫「大熊」,一見她的臉,我們幾乎立刻本能地想到家園裡的青少年--她對他們的「威望」無與倫比。

進行採訪時,大熊剛從兒少組長轉任國內收養組長,這是她深思多時後的決定,也向會內爭取了許久才成功。不過,從表現傑出的兒少組長轉換跑道,畢竟還是要從和孩子共處的「輝煌戰績」談起……

一鍋熱油

二00七年進入福利會的大熊,大學時自台南北上念書,在東吳社工系修課時就清楚自己未來想服務青少年,福利會是她的第一份工作。「面試那個月已經沒錢了,那時我心想哪個機構用了我,我就要好好報效它,很幸運,天主教福利會願意用我。」她笑著回憶。

當時面試的督導楊瑞玲希望她能待滿三年,好有一份完整的工作經歷,這份相互的承諾感,不但讓大熊度過搖擺不定的階段,也影響著之後她看待工作人員對機構的承諾:「這件事對我而言是有使命感的。」

大熊一進來就受到一鍋熱油的震撼教育:「當時兒少組照顧者全部都是新的,有一天,兩個十七、八歲體型壯碩的孩子突然一言不合打起來,其中一個順手拿起餐桌上的叉子要插下去,我在旁邊用盡吃奶的力氣把他的手架住。」其他人趕來幫忙,稍微分開兩個孩子,屈居弱勢的孩子不死心繼續罵,拿叉子的孩子便往廚房走去,當大家正要鬆一口氣時,「誰知道完蛋了,他要是拿刀我們還有時間跑,但因為廚房正在炸薯條的生輔員剛好去上廁所,結果這孩子拿了一鍋熱油當場就衝出來要潑。」大熊當下判斷這個孩子只想攻擊對方,不會傷害其他人,快速地把那個比較弱的孩子拖到值班室鎖上門,門口的孩子還一邊拿著熱油一邊撞門。直到門外安靜了,孩子們情緒冷卻下來,才結束了這場令人驚心動魄的全武行。

當時的大熊才二十二歲,一鍋熱油經驗讓初入社工這行的她,上了一堂最真實的危機處理課。這場驚嚇也讓照顧單位有了學習與調整,之後小家的叉子都不會放在明顯位置,照顧者煮東西時若要走開,也會通知其他人。(至於拿熱油的孩子,現在已經快卅歲了,還跟家園保持著聯絡。)

美工刀驚魂

做這份工作,真的需要心臟強壯。某次有個孩子在學校跟老師衝突,大熊趕去學校處理,孩子抄起手邊桌椅、文具、教具直接丟她,淨空了教室後,孩子一直踢桌椅刺激坐在一旁陪伴的她:「不怕我打死妳嗎?」

雖然對孩子認識不多,大熊直覺孩子不會傷害她:「他雖然有情緒障礙,但當時我發現他還可以對話。」誰知最後孩子並不被說服,激動起來就拿美工刀一手抵住她一手要自殘:「妳再不走,我就刺進去!」大熊鎮定地說:「你堵住我沒有用,我還是要跟你講,我要保障你的安全,你要安全,阿姨才會放心離開。」

孩子用力抵著大熊,雙方僵持了好一會兒,屏息噤聲。最後孩子自己開口:「妳剛才說等一下老師來,妳就會走嗎?」大熊再次保證,於是孩子把刀子收回放進筆筒說:「好,我在這邊等老師。」大熊才離開去學務處。

面對這麼危險的狀況,難道不覺得害怕?大熊反而心疼地說:「我很相信他不會,沒有人不想被關心,孩子善的部份我很肯定,他雖然往我的方向砸東西,可是東西根本就砸在我旁邊,所以我其實可以很明確地判斷他不想傷害我,只是想要嚇唬我。」

原來這個令大熊心疼的孩子,從小就被安置到育幼院和寄養家庭,沒有被好好對待,即使面對喪母之痛,也不曾被好好安慰,所以他一直以來都有「被丟掉」的感覺,既然都要被丟掉,不如先丟掉別人,比較不會證明自己是被丟掉了。大熊的聲音低啞了一下,「孩子的心理創傷真的讓人很心疼」。

生命影響生命

衝突場面之外,兒少也有內心感受比較深刻的事件。曾經有個孩子在家園一切表現都很穩定,但就是跟爸爸不親,也不想要回爸爸家。有一天,大熊接到醫院電話,說孩子的父親路倒病危,她馬上衝到學校去帶小孩過去。

大熊第一次遇到家屬可能救不活的現場狀況:「到醫院後我第一次看到一個孩子,在面臨爸爸脆弱的時候,想辦法把自己當成男人。雖然平常跟爸爸不親,但他一直面對需要處理的事情,會不斷主動詢問:『阿姨,等一下我要做甚麼?』其實有點過度冷靜。」當醫生表示即使救活父親也醒不過來,需要做一個最後的決定,那個從小在安置機構長大、不到十八歲的孩子,當下就變成一個男人,大熊第一次看到他堅定的眼神。

後來社會局的社工接手處理,大熊記得:「我們就在殯儀館舉辦很簡單的喪禮,唯一站在上面的家屬就是那個孩子,全身穿著黑衣服,那時我們院裡整個兒少組的大孩子們、修女都去那邊致意。」孩子的復原力畢竟還是很強的,這也讓大熊深刻地體悟到,有時候是孩子在幫助大人。她也回饋給孩子:「我們是生命影響生命,你們的生命也影響了我。」

雖然偶有突發狀況,平時的兒少工作中還是能看到很多貼心或可愛的一面,甚至小男生的大白目,對大熊來說都是很有趣的。她坦言:「有些孩子覺得安置生活很辛苦,但也有一群孩子覺得這裡的關係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當離院的孩子無論換工作、交女友都捎訊息回來,甚至再回來探訪,都讓大熊很有感觸:「很感恩他們願意維持這個聯繫,讓我們知道他的人生正在做怎麼樣的轉變。這些孩子在這裡之前的關係都是不穩定的,在這裡的關係,便可能成為他們未來唯一的建構樣本。」

「現在的我是更勇敢的」

經歷幾次轉變後,大熊感覺自己的彈性變大了,這也讓她後期的兒少工作更穩定,即使再碰到困難,反而更能努力找出和孩子相處的脈絡,或釐清一些特殊孩子的議題:「其實,有時候是孩子增加我的生命力,然後自己的力量會跑出來,去面對自己的生命議題,現在的我是更勇敢的。」

大熊開始思考做兒少個案工作,到底可以細緻到甚麼程度?反省之下她發現自己相當害怕「不能改變」,同時也想證明自己可以做別的事情。於是她做了破斧沉舟的決定,提出了換工作的申請。無論對大熊或對福利會而言,這都是相當大的挑戰,在這一年中,大熊感受到很多方的關懷,包括王修女也細心地找她談了很多次。一切確定後,向來寡言的爸爸在大熊正式轉調那天來電關心:「今天過得怎麼樣?」身為家中獨生女,大熊無論做甚麼事都很受到父母支持,這正是她不怕改變、勇於挑戰自我的力量來源。

她說:「做這個決定是因為要轉變,並不是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而變動。我很喜歡這個地方,不願意離開,我要留在這裡,換個跑道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