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綠洲家園的一封情書

文/綠洲家園保育組長 張曜

【初來乍到】

記得是在2020年一開始的前幾天,到綠洲家園報到的!當時的我,經過短暫的留職停薪後,決定要到綠洲家園工作。那時對於綠洲的了解甚少,僅偶爾從約納院童們的談話中了解—這邊可能是他們離家的第一站,停留的時間通常也不會很長,或許就是抱著一份好奇心,想多了解這個『第一站』,於是加入了這個緊急短期安置的單位,它有個浅顯易懂的名字「綠洲」—我想,這是期許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裡能成為孩子們感到安全且溫暖的地方吧!然而,隨著我對於工作內容的一步步瞭解,不禁也讓我察覺,這美好綠洲的背後是需要許多人日夜辛勤的堅守著一份對於兒童的愛和自我工作價值的信念,一切都是如此的得來不易,不過故事就晚點再說,我想先分享自己在綠洲的第一個晚上……

第一天來實習時,就知道自己會是待兩個整天,也就是會在家園裡過夜兩晚,由於之前在中長期機構也有值夜班的經驗,所以,對於要在綠洲過夜,並沒有特別的擔心,在一日的忙碌後,走進稱為隔離室的大通鋪,當時並沒有其他孩子待在這房間,所以一間約莫七坪大的空間就由我獨享,在鋪好床墊蓋上棉被的半小時後,卻發現自己仍無法入睡,原因可能是在陌生環境、值夜班的心理壓力、夜晚的各種小聲響...就在我思索各種可能性時,忽然聽見一位阿姨的聲音說到:這房間入夜會很冷,你這樣睡不行啦,這厚棉被給你!蓋上厚棉被的我,頓時睡意湧現,此刻的我不單是身體,內心也感受到一份溫暖。

或許是因為擁有這難忘的綠洲第一夜,讓我往後在面對孩子們剛到綠洲的前幾個夜晚都會思考,如何盡可能的滿足孩子們在身體上的健康安全和心靈上的有所依靠。

【從心開始】

來到綠洲一段時間後,常會有同事或朋友們詢問我,這裡和我之前工作的中長期兒少機構相比,兩邊的工作內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多次反覆地被詢問這個問題,讓我也有機會經常地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的我會認為,能夠有機會到綠洲工作,瞭解到孩子們的第一站,非常有助於我自己整理過往的照顧經驗,也比較能夠同理孩子們可能經歷的心路歷程並協助他走過這段歷程。整體而言,從接案流程、保密原則、院童們生活作息安排和工作注意事項對於我都是新的學習,但本質上的同理與溫暖的心,我想是身為助人工作者的我們,都能共通的技巧與價值!以下分享幾則屬於我個人的綠洲時光小故事:

【之一】

10歲,有多次安置經驗的國小男孩,熟悉安置流程,從入園開始就一直表示想返家,不斷抱怨機構生活的限制,與其他院童相處一開始尚稱融洽,但很快就顯出不耐煩和不願意配合團體生活安排,偶有和保育員情緒激動的對話,這次經驗讓我感受到這份工作除了要確保院童們擁有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如何陪伴孩子們走過這段他們可能理解,也可能一知半解的時光,每個孩子對於工作者都是很不簡單的考驗。後來,男孩如他所願,大約半個月後就能返家,臨走前,他寫了一張小卡片,感謝我們的照顧,也說明之前因為憤怒而表達的激動情緒,男孩說希望再也不要來了!孩子的反應常是直接的,然而,關於返家後可能的情況是屬於大人的擔心,我也學會了真誠的回應他:祝福你,不要再來了!

【之二】

在綠洲,院童們的來去流動人次會比中長期來得多許多,在這樣短暫交會中相識又別離,身為保育員的我們,如何在保有熱忱的同時又能安放好自己的心,是一件很需要智慧的事情。記得一位同事曾和我分享,在和每位院童相處時,他就會開始思考,有一天,當這位院童離園後,他會特別記得或想念他的那個特質?個性?或是某個事件呢?然後,每當和孩子相處時,他會將這些想法像放進玻璃瓶一般,拿出來再裝一些或增加一些新的材料,這樣的思維常會幫助他和孩子們的相處,也讓他對於自己的工作多了一份意義感。

【之三】
常說保育員的工作就是類父母,試想一個家庭裡擁有跨越不同世代的家長,每位家人又都是來自不同的家庭,自然擁有不同的教育觀與價值體系,而我們面對的孩子們,他們的成長故事經常也非我們曾經歷過的,這樣的組合,光用想的,就覺得要能成家真是不容易呀!不過,限制往往來自於自身視野,在加入綠洲一年多的現在,我必須說:自己是充滿感謝的,雖然自己身為組長,但比起個人的付出,我深刻的感受到在團隊或個人遭遇困難時,大家願意貢獻自己的想法和傾聽對方的聲音的那份革命情誼,簡單說:因為大家,所以綠洲!

【綠洲精神】
「唯一不變的是改變」—這是一位保育員多年綠洲經驗後總結,我想這句話也反應出兒少緊急短期安置工作的特性,我們需要訓練自己在有限的資訊裡,做出當下合適的決定,這份能力除了長年經驗累積,彼此的支持與信賴也是不能缺少的要素。期望在綠洲的每一天,我們都能在共同的信念下,成為自己心目中專業的助人工作者,當然,工作之餘,更要好好照顧好自己和感謝彼此。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