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位置:文宣出版 > 露萌季刊

露萌季刊

《露萌》202期-2020年3月

尋找自己的旅程

引言/收出養服務中心主任 楊淑宜

第一次見到Dionne,是在她2014年回來台灣參加暑假團體尋根活動的時候,而當時印象中的她,不太表達自己,與人保持著安全距離,我想或許是她的個性使然,也或許我們還不夠熟悉吧! 而隨著她一次又一次的回來台灣,慢慢的我更理解了她,也透過她更深刻的再次理解收養對一個生命的影響。

收出養是有關於愛與失落的課題。在她的生命故事裡,真真實實的看見愛與失落在生命中烙下的痕跡。困惑、孤單、否定…這些不同的經驗曾經是如此緊緊的困住了她,而愛、支持、沒有放棄…也讓她掙脫束縛,勇敢的踏上尋找自己的旅程。

收養重寫原本的生命腳本,而尋根重聚提供了另一個重新詮釋生命、找尋自我的可能性。然而尋找自我的旅程中,與原生家庭的重聚會面從來不是旅程的最終站,而是另一個開始。Dionne的旅程還在進行中,但仍要感謝她的勇敢,勇敢的去探索自己、勇敢的開放自己,她也成為我們最好的老師,教會我們更謙遜也更謹慎的面對眼前所有生命的可能轉變,也期待她每一次的破繭而出。

文 / Dionne Meenken 

我的名字是Dionne Meenken,1997年我出生於台北,在四個月大時我被荷蘭的家庭收養,我還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妹妹。

成長的過程中,我的父母從未把我來自其他家庭的事情當作秘密,然而,我們也不常討論這個話題,我想有一部份的原因是,我不常對於自己來自哪裡有疑問,更重要的是,我身旁的人也沒有這樣的疑問。

但隨著時間過去,我和周遭的人所關心的事都改變了,小時候喜愛的玩具或是父母規定你幾點上床都不再重要了,突然間,你的外型、穿著和談吐,乃至於你來自哪裡和你的膚色好像變得更重要了。這一切都跟能否融入有關,或者以我來說,就是跟我當時有多麼無法融入有關,因為忽然之間,以前沒見過面的人認為應該對我唸出中文版的外帶菜單,即便我說我在這裡長大,對方仍堅持要用英文和我溝通,並問我是否說韓語、華語或日語,他們認為:「你來自那裡,不是嗎?」他們也從未停止一個疑問~你是荷蘭人? 基於某些原因,人們更開始對我養父母的角色提出疑問,他們會問:「那,誰才是你真正的父母?」彷彿未曾在我的生命中盡力扮演父母角色的是我的養父母,而不是我那從未再回去見面的親生父母。

人們會跟我說:「你好幸運可以被收養。」然而並不是!至少我還沒感受到幸運。被收養並不是一個幸運─不論我的養父母多麼接納我,無法成長於原生家庭從來都不是幸運;做為白人社區中少數被差異對待的亞洲人也不是幸運;如果人們時常讓我覺得我不屬於原本應該是家的地方,你怎麼能說這是幸運呢?

2009年,我第一次回到台灣,在那之前一年,我和福利會持續聯繫,想看看是否有機會與生母重聚,但卻白費力氣,她似乎與福利會失去聯絡,直到要前往台北的一兩週前,福利會才找到她。我記得自己是如此的興奮,因為這是我被收養之後第一次回台灣,我也很緊張,萬一不符合我的期待怎麼辦?我猜我也有點害怕和這位從未見過、甚至只有一張照片,卻被稱作是我母親的女人見面,要是她之前曾經忽然改變心意想要留下我呢?要是我的養父母當時讓她這麼做呢?

我想,也許「不可思議」最能描述這整個經驗!?我當時才12歲,要與一位如同陌生人的人見面,雖然人們會說這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時刻,但對當時的我而言,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晚餐後能不能吃冰淇淋,或是養父母去購物時會不會買我要的糖果。

第一次和生母見面時,她比較慢才到,這不是很好的第一印象,不過,你得先對一個人有些許認識,才有辦法形成對他的觀感,不是嗎﹖我的生母不會英文,而我不會說英文或中文,所以我們並沒有“真正”地聊很多。社工把我生母說的話翻譯成英文,我的養父母必需再把英文翻譯成荷語讓我了解,我也因此知道我有三個手足,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現在和祖父母同住,另外一個妹妹則被瑞典家庭收養了。

在我心裡曾想過重聚的畫面會如同電視劇上演的,失散多年的家庭成員奔跑向彼此與擁抱,哭泣著說有多麼高興見到對方;而我所經歷的,卻是有個女人似乎也不是很關心她的孩子們,給人的印象是…好像她不應該出現在這裡﹖不過也許她只是剛好這天放假。你永遠不會知道別人心裡在想甚麼,所以我又見了她第二次,並先向她邀約:「我們一起吃晚餐好嗎﹖」我想如果我們真的要一起做些什麼的話,也許一起吃飯會感覺比較自然。但出乎意料地,她竟然沒有任何事先提醒通知,就帶了一個需要照顧的嬰兒前來,可是,這不是屬於我們(我)的團聚嗎?儘管人家都說不要放棄,我猜,如果有第三次,也許真的就會是成功的會面吧!?(她有出現的話…)

這就是我和生母第一次重聚的狀況,後來,我帶著比我來之前更多的疑問離開台灣,以前這些問題並不對我造成太大的困擾,但到了年紀更大一點時,不只我身邊的人對我來自哪裡有疑問,我自己也好奇我是誰?來自哪裡?這時我的疑問已經不再只是「我們看起來相像嗎?」「她喜歡什麼顏色?」

如果我的生母無法照顧,為什麼她有這麼多的孩子?為什麼我是被收養的,而另外的妹妹和弟弟留在台灣?是因為我做了什麼還是因為我的外型嗎?為什麼那時我不能和別人一起住?對她而言,當時放棄我是困難的嗎?為什麼我不能留下來?我的父親是誰?他知道我的存在嗎?如果他知道,他在乎嗎?他們之中是否有人在乎我?

我有很多疑問,但可以問的人卻很少,能得到的答案也不多,我的生母一定不想回答這些問題。雖然我猜,以我當時與她僅見面兩次的印象來評斷她並不公平,但我那時年紀真的太小,無法將她的不關心合理化,以至於我沒有發現其它我已經想到的可能原因,內心只有責怪,後來我才被告知,當時我沒有注意到她的手上有使用毒品的痕跡,很明顯她是上癮的。我帶著這些疑惑徘徊了許多年—有時甚至感到憤怒,因為當她放棄我時,我還那麼小,怎麼可能做任何讓她不想要我的事。對於當時12歲的我而言,她出養我所代表的,就是她不要我,和我有血緣的親生母親都“不要我”了,那怎麼還會有人想要我呢?

所以,不管讓我生母放棄我的原因是甚麼,我都盡全力彌補這樣的與眾不同與缺憾,我從不蹺課,也從沒忘記完成回家作業,努力獲得好成績,不抽煙喝酒和吸毒,也不夜歸,我融入班級,盡量不引人注目,即便是我不同意的觀點我也不會說,我做的任何事都是為了讓人喜歡我、為了不再次經歷被拒絕,因為我很怕那些我在意的人會在某一刻離去。然而,回到當時,我所做的一切卻是失敗的,每件事、每個人都並非如我所期盼或想要的方式,有甚麼原因導致我成為一個失敗者吧?如果我能夠和別人說出我的感受,或是有人可以理解,讓我知道我沒有任何錯,也許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而當時,我沒有人可以傾吐,我沒有和父母說,朋友也不會懂,更沒和學校老師或每兩週看一次的心理師說,他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被收養的,怎麼會了解我呢?

我第二次來台灣是在2014年,距離我第一次回來已經有五年,當時我參加了福利會舉辦的團體尋根活動,同時也有來自各地的被收養人參加,我終於可以和有相同背景的人在一起,我們或許會有相同的感受和經歷,雖然我不希望自己經歷的事發生在別人身上,但我私底下很高興發現他們之中有些人也和我一樣。這麼多年來我都覺得必須將這些事留在我心中,很開心現在終於有可以分享的朋友,他們知道我的感受,而不會是一次又一次的解釋卻仍不理解我的人。同時,這次我心中大部份的疑問也獲得了解答,甚至比我想知道的還多。我得知自己另外還有個同母異父的弟弟,也再次和生母見了面,還見到了我的外祖父母、阿姨、舅舅,這些人了解我、也長得像我,當時我覺得自己被解救了,但卻也同時感到難過,因為我知道這段時光無法永遠持續,但我是如此希望它不要結束。

回到荷蘭之後,我努力再度適應那裡的生活,卻很想念在台灣的時光—那裏的食物、氣味、風景和人們,因為這麼久以來,台灣讓我第一次有歸屬感,但那一切又很快地結束了,然而這些事無法告訴你的養父母,對吧?他們提供你食物、金錢、衣服和住的地方—那些遠超過生父母曾為你做的,你怎麼能告訴養父母想回台灣?但我做了,我想回台灣。在荷蘭,不論我多麼努力仍然無法感覺像在家,我討厭自己這樣,甚至有罪惡感,即使這裡有願意為我做任何事而且愛我的養父母,我為什麼還是感到不快樂?當時的我,內心有好多不知如何處理的悲傷,那是很可怕的,最重要的是,那種孤獨感是如此地強烈!

自從參加團體尋根後,我每年都會回台灣,每次總給我許多鄉愁,一年多過一年。但是,我頻繁地回去並和那邊的家人見面,也讓我對於許多事都能從正確的角度來思考,例如,我現在知道生母當時是想要我的,她想要照顧我,想要我有快樂的生活,但是她知道自己無法做到這點,所以除了把我交託給她認為最適合照顧我的收養家庭,她已別無選擇。

被收養在我的生命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它不只影響我如何看待我自己,也影響我如何看待我和父母、朋友或伴侶之間的關係。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把秘密都保留在心裡,害怕被拒絕、被別人誤解或有所逾越,但這並不是好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這樣一再重複,只會讓負面的聲音在我腦子裡愈來愈強烈,因為沒有人用不一樣的方式給我忠告;而與他人對話正是對我有幫助的,與我的父母、伴侶、其他的被收養人或治療師談論我的感受、恐懼或是我想要的生活,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能理解,他們都會聆聽、提問並展現耐心,從未不顧我的恐懼、挫折和憤怒感。我花了好長的時間才接受自己也是被允許存在的、可以向別人求助的、有人是願意花時間聆聽我、了解我的。雖然被收養對我的生命有巨大的影響,但我不會再讓它定義我。

我深愛我的家人,對我來說,他們不只是收養家庭,他們是我的父親、母親和妹妹,他們之所以成為我的家人,不是因為有相同的血緣,而是因為愛、憐惜、耐心和溫暖。我對於被收養仍感到掙扎,所以有時會忍不住好奇,如果我當初一直留在台灣,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這讓我很難過,我也不認為這個感受會消失,但至少現在我知道我不孤單,而我對此無比感恩。

第 2 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