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愛之後~第四屆國內收養家庭團聚活動

文/國內收養組社工 李明諭

每年的十月份,國內收養組的行事曆上通常有一筆重大紀事-國內收養家庭團聚活動。
這一天,在福利會完成收養的家庭會帶著孩子前來,除了驚嘆孩子每一年的成長之外,家庭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也都十分令人期待,生活的近況、教養的難題、以及孩子每天極富創意的挑戰…,這些在孩子加入後才有的興奮與煩惱,都是專屬收養家庭間的酸甜苦辣。看著一對對家庭或牽或抱著孩子,工作人員從遙遠處便興奮的嚷著名字,乍看之下這場景還真像父母帶著孩子回娘家呢!
以「回娘家」稱呼,我心裡著實有些心虛,因為在收養程序中,社工和收養人之間的關係並不總是如此和諧,除了教育和陪伴之外,社工還肩負評估的工作,如此多元的角色確實常使收養人感受到彼此關係的對立。收養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最初進入收養程序的親職課程開始,往往對收養人來說即是場震撼教育:原來在機構長大的孩子有這樣的需求、原來讓孩子知道身世是重要的…發現收養和自己想像的大不相同,是收養人在第一階段常面臨的考驗。
初步瞭解收養之後,回到自身的探索則是另一段披荊斬棘的開始,一連串與社工的會談、訪視,在沒有標準答案的討論中,收養人得把自己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所有真實的樣貌都被仔細端倪、打磨,如此隱私和深度的談話為的是協助收養人預備好所有的未知-包含大家都不樂見的風險。收養人在這樣的過程中可能有機會揭露許多未曾向伴侶、親友談論過的話題,和機構之間自然會產生微妙的連結,許多收養人回饋福利會的工作人員就像家人一般,因為社工認識他們的程度比最親近的朋友認識的還深,這樣的關係固然美好,但卻得來不易。
一般家庭需要經歷懷胎十個月來迎接一個生命,收養可能不比懷孕生理上所承受的辛苦,但所付出的時間和等待的不確定性卻不遜於親生孩子,可想而知每個家庭終於盼到孩子來臨的那一刻,多少的愛和期待將投注在孩子身上。
「收養不是問題,管教才是。」家庭生活絕對不是在有了孩子後就注定是美好的篇章,更多是隨之而來的管教和摩擦,在日常的相處中給予空間、保持好奇、再彼此調整,愛的樣子才會真正顯現出來。
團聚活動最有意思之處是觀察每個不同階段的家庭,處在「蜜月期」的家長分享自己家寶貝有多可愛、多得人疼;正在經歷「風暴期」的父母則更多在頭痛孩子的種種叛逆和任性,雖百般無奈但多半還是含著笑意,畢竟孩子再怎麼調皮,終究仍是父母心裡的最柔軟和最得意。
今年的團聚活動除了為孩子設計的撲滿彩繪、生態探索、在草地上追逐肥皂泡泡之外,還安排了一段專屬養父母的團體時間,在深厚的關係和足夠瞭解孩子後,收養後父母最好奇的往往是其他家庭怎麼協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身世。被收養的孩子可能隨著身世衍生出無限的問題:我從哪裡來、怎麼進入現在的家庭…這些在華人社會中普遍敏感的話題,在收養家庭的分享中卻看見養父母眼中對孩子滿滿的慈愛與驕傲,雖然棘手但又能如此自然地融入日常對話,都是養父母在千百次的故事分享和生命教育中,一步一腳印所建立起的,因為收養不該是秘密、身世更不該是禁忌。
收養家庭的團聚活動到今年邁入第四個年頭,以「同學會」比喻似乎更為貼切,每個梯次的家庭像是共同成長的同儕,見證彼此一年來的收穫與變化。而無論較為資深的家庭或逐年加入的新面孔,其實並沒有誰更輕鬆或更辛苦,收養孩子後的路不容易但並不孤單,因為每年都有這麼一個時刻、這麼一群人的生命故事是相像的,這股溫暖及陪伴的力量,將如同福利會一樣一直都在。
福利會的工作人員盡力以耐心照顧每一個孩子,期待以最直接的熱情感染所有家庭。謝謝每一位參與的父母與孩子,用你們的生命故事教會我們愛的能力與智慧,你們無條件的愛讓缺憾能夠適得其所,也領著我們進入愛裡而團聚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