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 BELIEVE

前言 / 收出養中心主任 楊淑宜

記得當年坐在會談室裏無助、沉默的生母、轉動著明亮雙眼的Karina以及期待撫育新生命的養父母。一轉眼間,Karina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大女孩了,原生家庭給了她生命與為愛出養的祝福,而收養父母豐富了她的生活,在愛中被灌溉與滋養的她,靈巧而有自信。而大人們也在酸甜苦辣的各種日常生活錘鍊中,越見堅強,得以重新看見生命中不同的風景。
「人生無法重來,只有勇往向前」、「我們可以不一樣,因為我們可以相互欣賞」,我反覆閱讀著她們的文字,夾雜腦袋中曾經與所有人在一起的回憶與畫面,這是他們教會我的,我也心想可以如此展現,該是內心多深的「愛」與「相信」。而我是何其有幸可以認識他們,而現在他們的故事不再只存在於他們與我們之間,而是透過文字向大家發出邀請,一起見證他們內在的強大。

文 / Karina•譯 / 公共事務組 

我和生母見過四次面,相較於許多被收養的孩子,見面次數是很多的。
我們上次見面是在去年三月的時候,我問了她許多跟她生活有關的問題,而其實更多是在問她,如果沒有把我出養,我的生活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就像美劇「奇異果女孩」的情節,我們都認為彼此會是很親密的母女(只是分開了十七年),我和媽媽及外祖母會一起住在台灣的小房子裡,也或許會有更多同住的家人,就像其他的家庭一般,我們有歡笑、淚水,一起經歷艱苦和快樂的時光。但是實際上,我的媽媽想要唸醫學院,可是她的家庭並不富有,我的外祖母是一位有四個孩子的單親媽媽,辛苦的為孩子們爭取資源,他們實在難以承擔家中再多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因此,他們選擇把我出養。

去年春天,和原生家庭見面前,我問我的父母會不會擔心?現在想想,我也不是很確定當時為什麼這麼問,也許就是在想,萬一我和生母有了甚麼驚奇的連結、萬一我投靠了生母之類的…。雖然我現在看這些問題並不合理,但那時我卻很理所當然地問我父母,他們如果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有甚麼感受,我的父母很有自信地跟我說他們沒有任何的擔憂,因為他們和我都很清楚,我們的家就是他們兩個Maya, David和我以及我的貓Kai所組成,再無其他。

最近,我和一位不知道我是被收養的友人有段對話,對話中我得多次重申,我的家人就是給予我食物、溫暖的房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無論任何時候都可以提供我充滿愛的臂彎依靠的人-我的母親,她教我說日語,當我沒有練習小提琴她會大聲嚷嚷,但她是願意隨時陪伴著我的人;而我的父親總會讓我感到歡樂,他非常辛勤地工作,行程滿滿,也總是把任何人、事看得比自己重要。

當然,我的原生家庭也是家人,從他們對相聚的渴望更加印證了這點。可是,我卻也無時無刻不在他們的名字前加上”原生”這個字,我的原生母親是位令人驕傲的護士,也是我兩個同母異父手足的媽媽,我的原生外祖母身體還很健康,還有(原生)繼父,他雖然和我沒有血緣關係,但每次總是會帶來令人驚喜的禮物。

如果你看著我們全家,很明顯可以知道我是被收養的孩子,因為我的母親是亞洲人,父親是白人,在外界的眼光下,我們經常感覺被視為不同的群體;而在和生母見面時,大家都說我和生母很像(或許和生父也很像),我們一起走在外面時不會有任何困擾,毫無疑問地會被視為一家人。

然而,家人也許並非只是你認為看起來相似的人—我的家人是每天醒來道早安,睡前擁抱和說晚安的人。所以毋須認為我被收養是壞事,因為我和我的家人們有著美好的生活。

養母來信  我很驚訝Karina在提交她的英文文章後願意讓我看,通常青少年是不會和我們分享他的學校作業。在Karina很小時,我和丈夫已經很開放地和她溝通過我們收養的情況以及原生家庭的故事。不過,她最近不太常分享想法和感受,所以我很感動、也很高興瞭解她現在的感受和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們經常開玩笑地說我們沒有血緣關係是好的,因為有些我遺傳自父母的特質可能不是她想要承襲的,我們更認為我們之間有所不同是個好處,我們經常彼此互補。相較於過去幾年或幾個月,最近因為肺炎疫情,政府有隔離政策並呼籲保持社交距離,我和Karina每天24小時都在一起,多數時間我們相處得很好,當她不用上線上課程時,我們會一起玩、一起歡笑;她的父親是大醫院的急診醫師,現在正是忙碌的時候,所以很少有時間和Karina在一起,但正如Karina文章中提到的,她和父親有很親密的關係,而且即便他們的外貎相差許多,我們都覺得她比較像爸爸Dave。

如果沒有福利會的社工Grace,我們就不會有Karina文章中所提到的令人驚喜的關係,我們相當感謝她居中協調及為我們做的一切。而我更感謝的是,當我們每次提出要見面(在我們拜訪我住在台灣的父母時),Karina的生母和她的家人都願意答應。我很高興能寫這封信,尤其在這疫情時刻特別溫暖我心。 

生母來信  楊姐,最近較忙碌,這麼久才回信!!看完Karina的文章,覺得Karina真的很懂事,也懂得知足、理解及包容,真的很難相信我有一位這麼棒的女兒。

Karina不埋怨我,以前我會害怕她拒絕見我,又或者長大後有了自己的想法,又或者因忙碌,有自己的生活圈,就不再聯繫,所以,我總是把每次的見面當作最後的一次。其實也是深怕Karina長大了,就不會想見我,而且,長大後有自己的想法,也開始會有自己的生活!

其實我有很多不敢想的事情,但如果Karina在我的身邊,現在的我絕對不是一名護理人員,我也不會有現在的生活,反倒是不知我會身在何處及過如何的生活,但我知道,Karina沒辦法有像現在這麼好的生活環境及學習環境!
所以這都要感謝疼愛
Karina
的養父母,可以這麼放心地讓我知道Karina所有的一切!而我已經不再後悔,內心也不再這麼痛,也從當初的選擇,到現在的衷心感謝,也謝謝天主教福利會及楊姐的幫助,才能讓我及Karina,擴大到兩個家庭,擁有著幸福又特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