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工作點滴

訪談與撰文/公共事務組 古學億
受訪者/嬰幼兒組保育員 常佩琳

從一次志工服務邀約開啟了嬰幼兒保育員常阿姨來到約納家園的工作機緣,約納家園那時還位於關渡,某次,家園要帶孩子們外出旅行,常阿姨在當時已在家園工作的好友邀請下擔任志工,陪伴家園的孩子們一起到六福村和楊梅旅行,家園工作人員在志工服務時觀察到她和孩子互動不錯且家園有人力需求,旅程回來後沒多久就邀請常阿姨來到家園工作。

二十多年來,常阿姨在家園照顧過許多孩子,每位曾照顧過的孩子都彷彿像自己的兒子、女兒,這些孩子們後來可能會被家庭收養而離開家園,剛開始來工作時,每當知道孩子們要離開,不捨的心情讓她走一個哭一次,但後來和同事們交換心情,了解孩子們雖然離開家園,也是在養父母呵護下生活,尤其近來社工們也會和保育員分享孩子在收養家庭生活及後來成長的照片,讓她現在都帶著喜悅與祝福的心情面對孩子從家園離開的轉變。

說起照顧孩子的事情,她就有許多心情湧上心頭。疫情之前,經常可以帶著家園的孩子出門走走,但現在只能在天氣好時帶孩子到家園內的運動場曬曬太陽。過往,家園的孩子數量眾多,有些時候甚至可能短暫時間要一位保育員照顧十多位孩子,或是要帶發展落後的孩子做復健,這些事情除了自己的育兒經驗外,不斷充實進修與復健師手把手的示範實作,讓她能勝任照顧特殊需求孩子的挑戰。

特殊需求的孩子尤其敏感,他們會感應到即將轉換環境,像是前陣子剛出養到國外的恩恩,情緒上常無來由失控,雖然已有為恩恩安排語言及職能治療協助,但她仍不時在深夜時尖叫大哭,常阿姨了解恩恩的不安與焦慮就一直抱著她安撫,讓她有安全感。常阿姨開心說:恩恩平常能啍哼唱唱簡單的兒歌,是個快樂天使。

而回想二十年前照護過的孩子,過往家園的孩子曾有四大天王,其中一位外號小妹的女孩後來出養到荷蘭,小妹長大成人後回台灣參加尋根之旅,除了會到嬰幼兒室當志工,也和常阿姨一起包水餃,回憶過往在家園生活故事。

除了嬰幼兒室保育員的工作經驗外,常阿姨也曾配合會內調度至負責兒少緊急安置的綠洲家園工作,和嬰幼兒室不同的是,來到綠洲的兒少多由於緊急狀況而需要到家園,因此常會有半夜接到新進來的孩子,在有限的時間裡讓孩子能有穩定安全的住所歇息,以及面對孩子可能有的分離焦慮和孩子物品的管理,都是工作上不一樣的體驗學習。

娘家遠在西安的常阿姨提到會在福利會工作二十餘年的原因是這裡就像她的娘家,除了有共事多年如同家人般的同事之外,她也能在這有許多專業上的學習,例如過往學習的是企業管理,對於嬰幼兒的照護專業都是這些年來陸續進修有關保育員的學分,她過往習慣用漢語拼音,後來也自修學習注音符號和中文輸入,讓她能在綠洲家園時指導孩子完成學校課業。為了記錄嬰幼兒室的孩子成長過程,這幾年她也拍照和社工一起製作孩子的生命書,讓孩子在出養後,如果有朝一日想尋根時也能看到自己的生命成長歷程,她保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讓每位來到幼兒室的孩子都能在她充滿愛與細心的照顧下平安成長。

第1          第3頁       第4頁